魏武侯:征服四方,战绩辉煌,霸主中原
魏武侯,即魏击,是晋国魏氏大宗的继承人,也是魏文侯的嫡长子。在那个残酷的卿族斗争时代,早已认识到继承人的重要性。因此,作为父亲关注对象的大儿子,自然得到了父亲重点培养和教育。他从小就有了专门的儒家名师田子方教授,他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平定天下。在父亲精心教导与栽培下,他逐渐成长为一位既懂书道又有才华的政治新星。
年轻时期的魏武侯很快成为了父亲在争霸天下的得力助手。在前412年,当他大约二十余岁时,就被派去率领军队攻打繁、庞二地,将当地百姓迁入魏国境内。这是史料中记载的一次他的出征记录。
后来,在前408年,随着父王谋划对中山国进行攻击,一位名叫乐羊的人物被推荐并迅速成为元帅。但由于乐羊原本是中山国人,而且乐羊之子乐舒还在敌军麾下担任将领,这次行动引发了一些疑虑。于是,他们决定派自己的儿子——即未来的魏武侯——亲自带兵出征。
这一次远征任务异常艰巨,因为需要跨越千里的距离,并且要穿过盟友赵氏封地。战争持续两年,最终于前407年攻占了中山国都城顾城,并吞并了全境。此后,被封为中山君,由赵仓唐辅佐,以独当一面的姿态统治这个地区。而另一方面,在周威烈王面临三晋联盟强势压力后,不得不同意给予魏斯、赵籍、韩虔诸侯的地位,从而促成了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的事实上完成了对其控制权力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