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一个在明代活跃的学者、书画家,他出生于1585年,在1646年去世。他的字号有幼平和幼玄,号称石斋。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在诗文、隶草方面都独树一帜。

《快雪堂题跋》中评价他楷书“遒媚、直逼钟(繇)、王(羲之)。”他的著作很多,如《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这些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珍视。

黄道周的书法作品之一是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中的《行书七言律诗》,还有以雁岩录轴为名的一幅画作。此外,《诗翰册》的六幅楷书也被收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收藏。这本楷書《詩翰冊》的創作年代為崇祯十二年(1639),當時黃道周已經55岁了。在那段时间里,他创作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后来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道周的行草书充满了力量与热情,而他的楷書则展现了一种简洁而又富有意境的特点。宋朝时期的人物清初宋荦曾这样赞扬他:“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这样的评价说明了黄道周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以及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