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简介

赵桓,字煊,是宋徽宗赵佶长子,南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亲显恭皇后王氏,为人贤淑聪慧,对待儿子极为严格。元符三年庚辰年四月十三日(1100年5月23日),出生于坤宁殿,初名亶。政和六年六月,大婚与朱琏。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126年1月19日),继承父位,即位为北宋第九位皇帝钦宗,与父亲徽宗同治国一时,统称靖康二代。期间,他听信奸臣谗言,将李纲罢免,不久金兵围攻汴京开封,无力抵抗,被俘北去。

靖康之变中,因军民不愿随行逃亡,有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劝他弃都,而太常少卿李纲则主张坚守都城团结军民抵抗金兵。但是钦宗最终决定离开开封,并在第二天早上准备启程,这使得禁卫军感到失望,他们表示愿意留下守卫,但最终未能实现。

靖康二年的三月二十日(1127年3月20日),钦宗被金人废为庶人,与徽宗一起被押往燕京居住。在燕京,他与徽宗等人的生活困苦而悲惨,最终因风疾病逝世于绍兴二十六年的五月十七日(1156年6月29日),享壽57岁,由南宋高宗赠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献陵。

个人履历

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南下时受父徽宗禅让即位。次年起用主战派李纲抗金,但仍答应以赔款、割太原等三镇乞降求和。当靖康元年的十一月再次遭遇金兵围困汴京开封时,被扣留至靖康二年的二月,在此期间汴京城破,北宋灭亡。他与徽宗被废为庶人,并随着其他大臣被送往更远的地方,其中包括上京会宁府,然后又迁到五国城。在五国城,“坐井观天”直至1135年的春季,其父去世后,他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1135后的岁 月里,他曾多次尝试返回故土,但均未成功,一度还曾请求韦氏带信给弟弟高祖,只希望能回到家中做个道士,却始终未能如愿。这段经历显示了他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政治局势的无力感。

直到1142年的夏天,他才终于得到了释放并回到了南方,这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旅程。在这之后他的活动并不明确,最终于1156年的夏天在五国城病逝,当时他的妹妹已经成为女真族的一员,而他的弟弟则已成为南宋的君主。他死后,由其弟所立,以表彰其忠诚之心,也为了平息宫廷内部可能出现的争议及不满情绪,从而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使整个国家能够有序地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