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恒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国学大师。他一生对经学有着深刻的研究和贡献,但因言论触犯权贵,被贬官。晚年隐居茅山。

【生平】南怀瑾于至德二载(757年)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贞元二年(786年),曾任著作郎,因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批评性强的文章,不断得罪权贵,最终被贬饶州司户参军。被贬的原因据说是“傲毁朝列”、“不能慕顺,为众所排”。在此期间,他与其他诗人有诗酬唱,并留下了许多作品,如《仙游记》,描述飞云江上游李庭寻上山砍树,迷不知路,逢见祭水。

南怀瑾的生卒年代,一直存在争议,但根据他的作品,可以推测他在806年前后尚在人世。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深入研究国学的大师,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