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的著名历史人物范梈,生于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父早逝,母亲熊氏不嫁。少聪颖,过目成诵,善诗能文,以颜延年、谢灵运为师。大德十一年(1307)作客京师,驰名于朝廷官吏之间,被董士选聘为家庭教师。由朝臣推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再升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在任期间,不畏风寒瘴疠,巡历偏远地区,兴学教民,对百姓疾苦深表同情,如对福建文绣局的滥征女子,他写诗揭露其弊端,最终导致文绣局被取缔。他本人则保持清贫,不求私利,与吴澄有“独立特行之士”之称。
范梈文学创作以秦汉体诗闻名,其作品多描写日常生活和应酬,但也有涉及社会现实的篇章,如《闽州歌》和《社日》。他的诗风格多样,以冲淡闲远著称,有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般变化无穷,又似豪鹰掠野、独鹤叫群般神气自若。他曾撰有《燕然》、《东方》等稿20卷,其中包括绝句、律诗,有唐诗特色,同时也融入乐府味道。
关于范梈籍贯,一些学者认为他是恩施人,但大部分资料指出他是江西清江县人。这一争议主要基于元史中的记载以及今樟树在元代是否称清江等因素。但根据权威文献,如《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应当认定范梈为江西清江县人。
以下是一些他的代表作:
【掘冢歌】
昨日旧冢掘新冢成,
冢前两翁仲送旧还迎新。
旧魂未出新魂入,
旧魂还对新魂泣。
【王氏能远楼】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句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