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察形态的变化,理解身体的流转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对对方形态变化的深刻把握。如果对方力量强大速度快,我方就不能用慢动作式的太极套路来应对,而必须随着对方的进退快慢而灵活调整。最佳时机是在对方刚开始动作雏形,即“一动”时,这时候对方的速度和力量都未形成,最易于处理。如果错过这一机会,可以继续破坏对方发力距离,使他们无法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既不会受到伤害,又能保持优势。如果再次失去这个机会,那么就要通过自己的身体来承受和化解对方的力量,使其在自己身上形成无效的地方。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外围到内心的手法,是一个高超的拍击技巧。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很多练习太极的人来说是最大的谜团。
第二点,就是要理解劲道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开始体验了如何通过身体处理对手力的点位。在此基础之上,要做的是,在与对手接触的一瞬间,必须通过听劲功夫,了解并掌控对手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突然出招打败对手。
第三点,要实现发挥结合,即同化同发
很多人在实战中经常感到:我破开了他的招式后,再去攻击他,他却又变了,所以只能不断地适应和变化,永远找不到突破口。其实,这其中隐藏的一个秘密在于没有把握住发挥结合。实战中,从不单纯依赖阴或阳,而是阴阳共存,没有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的情况。要实现发挥结合,其关键在于“遇力成桩”。而桩必须是活跃有生命力的,一虚一实,它承受着力度,同时调整重心,并根据对手重心移动而迅速进入桩摧毁力。而且,在同时承受和化解来自對方發出的力的同时,用桩进行摧毁。此外,也可以退步施以捋、按之劲,或绕步走施以摆、扫、挒、扭等劲。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同时进行两种行为,以使我们的行动更加有效。
最后四个明确的问题:
如何认识并判断敌人的力量大小?
对方即便有巨大的力量,只要它还没作用到你身上,你就不必担忧,因为那个时间之前,没有大小可言。你没有恐惧也没有惊慌,因此你完全可以忽略这些问题。
如何认识敌人的速度快慢?
对方加速只是为了打乱防御节奏混淆水火。我如果能够随波逐流跟随他们快速迈进退缩,就算他们再快速,也怎样能触及我的身躯?
怎样做到“急则急应,缓则缓随”?
这看似只涉及体质比较,但实际上更关乎技巧上的高下。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否需要空间,都能够立即释放出直接效果者,便是真正的大师。
怎样达到承压转化?
承压转化不是仅仅靠臂部运动,更是一种全身技术。想要达到这种水平,不仅推衬不足,还需亲自尝试猛烈与迅疾等多种不同形式直至周身每个部分都能无处不备接受冲击,同时也能将这些冲击转换为自身用的正当理由,从而达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