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字雨亭,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的生平和成就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张作霖的一些关键点:
早年经历:张作霖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的一个贫苦农家。他自幼失父,从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后,因误伤人命而逃往镇安县外祖父家。在乡间,他曾当过兽医,也曾在营口县大高坎镇做过货郎。
宦海生涯:张作霖最初加入了绿林董大虎匪部,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他组织保险队(大团),负责治安维护,并逐渐声名鹊起。随后他先后任马队帮带、管带,再次参与日俄战争,为俄军效力。
东三省之主:1917年,张作霖成为奉系首领,在日本支持下控制了奉、吉、黑三省,被称为“东北王”。他多次与直系反对派发生冲突,包括第一次直奉战争等,但最终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胜利推举段祺瑞为中华临时总执政。
最高统治者: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被推举为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行使统治权,是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在位期间,他拒绝签订不平等条约,与日本保持友好关系,但也遭受了皇姑屯事件的牺牲,这场炸弹袭击导致他的死亡。
社会评价:正面评价认为张作霖是一位有能力的统治者,而负面评价则指出了其穷兵黩武、残酷手段以及与日本的密切关系。这两种观点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且多面的历史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