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箕嫲:一位革命烈士的生平故事
炎箕嫲,原名林营妹,1910年4月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武东乡袁畲村。幼年时代,她被送到张畲朱家做童媳。在这个家庭中,她结识了丈夫朱发古,并在14岁时随他搬到上峰村纸寮打工。
1928年,当党人练宝桢、蓝维龙来到上峰村宣传革命理念时,林营妹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她和丈夫朱发古以及几十名贫农组成了赤卫队,并在伯公坑竖起了红旗。朱发古担任队长,而林营妹积极参与宣传、筹款和后勤工作。
随着红四军三纵队的到来,六甲区委员会成立,并且林营妹与其丈夫一起参加了对土豪劣绅的斗争。在一次战斗中,上屋村23户人的房子被烧掉,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继续战斗。11月,他们调往象洞进行游击战,在那里她担任宣传员,用自编自唱的民歌吸引妇女加入革命。
1930年3月,林营妹和她的丈夫被编入武南游击队。在此期间,她成为了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兼赤卫队大队长。但是7月份,她失去了丈夫,他因叛徒告密而牺牲于武平南门坝。
面对个人悲剧和组织联系丧失的情况,林营妹选择回到上峰继续生活并参与当地的斗争活动。当红十二军攻打武平城时,她重新加入战斗,并随后成为县政府妇女部长,在多个地区组织妇女支援战争并扩大红军力量。
1933年的冬天,当她的游击队在美西角遭到了包围之际,林营妹毫不退缩地组织突围,在激烈战斗中杀死好几个敌人,最终落入民团手中。她坚守不言,即使遭受酷刑也未曾透露任何信息。在即将处决前,她高声喊出“党万岁”,并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忠诚。尽管受到极端残忍的手段折磨——包括拔光头发、割耳朵、敲牙齿、挖眼睛等——她始终保持勇气和坚定,不为敌人所屈服,最终壮烈就义,只有24岁便英勇牺牲。这段传奇般的人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亮点,也是女性革命家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