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姬,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巫山女神,也称巫山之女。传说她是天帝之女,一说为王母娘娘之女,本名瑶姬。在消灭十二恶龙之后,又帮助大禹治水,而又更怜惜百姓而化作神女峰守护大地。

在不同的传说中,瑶姬的身份有所不同。一说为炎帝(赤帝)之女,本名瑶姬(也写作姚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在今重庆市、湖北省边境,东北一西南走向,高1000余米)之阳,因而为神。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她相遇,她自荐枕席,为后世留下了美丽的传说。

诗人宋玉陪侍襄王游云梦时,就曾写下《高唐赋》和《神女赋》,追述了她的故事。在这些作品中,她被描绘成“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美貌仙子,这种形象至今仍然影响着文学创作和文化艺术。

随着时间的流逝,“巫山神女”这个词汇渐渐成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那些美丽动人的女性。而“阳台梦”则成为男女性爱之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舒婷的一首诗《神女峰》表达了对这种坚贞传说的哀叹与反思: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此外,在文言文中的提及,如屈原、李白等都曾经用诗歌形式来赞颂她的英姿飒爽。她不仅仅是文学上的虚构人物,更是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人物代表,是一种精神符号。

历史渊源

谁梦见

宋玉《高唐赋》:“楚怀王夜寐,不觉入云。”

李善注:“昔日楚怀王夜寐,不觉入云。”

历史记载

《史记·殷本纪》

《汉书·食货志》

《三国志·魏书·武宣公孟宽伝》

文学典籍

宋玉《高唐赋》

宋玉《神女赋》

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民间信仰

在民间,有关于她的许多故事和信仰,比如她是一位保护者,对人类充满关心。但同时也有悲剧性的描述,比如病逝,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使得她既是一个可敬又令人感慨的人物。

现代文学作品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如郭沫若的小说《屈原》,将 瑶姬塑造成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这位古老时代的传奇人物。

影视演绎

近年来的影视作品,如电视剧、《封 神演义》的改编版,以及其他各类戏曲舞蹈表演,都不断地将这一段传奇故事重新诠释给新一代观众,让她们能亲身体验到那段遥远往事的情感波澜。

旅游景点

今天,我们还可以到处寻觅这位传奇女子的地方。她被认为是在长江流域的一个地方——巫山,那里有很多关于她的遗迹和纪念碑。每当春夏交替的时候,那里的风景尤其迷人,就像当年的“朝云暮雨”。

文化价值考量

瑶姫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其存在不仅体现了一种对自然力量崇拜,也体现了一种对于生命短暂且脆弱性深刻认识。

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以一种特殊方式活跃于我们的心灵世界,与我们共享着无尽的情感纠缠。

而这样的情感纠缠,无疑成为了我们共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跨越了时间界限,以永恒的地标形式存活下来,并继续激励我们的灵魂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