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科研旅程中,连德伦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以其坚韧不拔和创新精神,在无线电专业和信息论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6年,当他踏入广州培正中学初中的校园时,未知的未来正在等待着他的脚步。随后,他在1959年的广东广雅中学高中毕业,并在196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的无线电专业本科。在那个年代,他对科学的热爱如同对生活一样不可或缺。
但就在他即将迎来职业生涯高潮时,命运给予了他一次转变。1967年,他选择深造至华南工学院信息论专业研究生,这一决定成为了他人生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他开始涉足更加前沿、复杂的科学理论,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革命风潮席卷中国大地,不少知识分子被迫离岗劳动。在这一段艰难岁月里,连德伦选择到了上海警备区崇明岛富民农场劳动。这并非是一次简单的人间烟火之交,而是一个考验人的心志与能力的地方。在此期间,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个人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仅帮助部队卫生所研制出电针电疗仪,还向军医学习针灸技术,这些经历让他的视野更加宽阔,对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0.5年后,当社会逐渐平静下来,连德伦结束了他的“边疆”岁月,并回到城市,从事邮电器材一厂的工作。在这里,他承担起了一系列重要任务,如载波机设计、抗电磁干扰技术研究以及光纤通信项目开发。这些科技创新项目不仅提升了国家通信技术水平,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4年,一段辉煌而又充实的人生旅程告一段落。但是对于连德伦来说,这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他继续追求着那些未曾实现的心愿,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小小梦想。他证明给世人看,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只要有信念,有勇气,就没有什么是无法克服和实现的事情。这就是连德伦——一个工程师、一个探索者、一位永恒追梦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