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形,即对形体变化要有深刻的理解
在这部分,主要是强调了对对方动作变化的准确把握。如果对方力量强大,速度快,那么我们就不能用慢节奏的太极套路来应对,而必须随着对方的进退快慢而灵活应变。最佳时机是在对方刚开始动作时,这时候对方的速度和力量还未形成,最易于处理。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可以继续破坏对方发力的距离,使其无法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既不会受到伤害,也不会产生力点。失去了这个机会,再次遇到攻击,就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受力、转化力,使得没有明显的地方可以击中,对方的进攻自然无效。这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远距离到近距离地控制和反制,是一个高超的拍打技巧,这也是很多练习者长期难以掌握的一个秘密。
第二个关键点是懂劲。
在上述内容中,通过身体处理对方力的过程已经涉及到了懂劲。在此基础上,要做的是,在与对方接触的一瞬间,必须通过听劲功夫,了解并掌握住对方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第三点是要达到化发结合,一同成长。
许多人在实战中常常感到:我破掉了他们的招式后再去攻击他们,但他们却又改变了,所以只能不断适应和调整,不断寻找新的机会。但其实,这种不断适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战胜利所需。这种能力来自于没有把握住如何将两者融为一体。在战斗中,从不可能存在先前后后的局面,而只有阴阳相辅相成。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是“遇力成桩”。而桩必须是一个活生生的桩子,有虚有实,实腿承担起压力,虚腿调整重心,并根据敌人的重心移动来调整桩子的位置,以摧毁敌人的力量。也就是说,在同时承受并转化对手发出的力量的时候,将桩子动起来,或向前推挤或向后撤退,或绕圈行走施展摆、扫、挒、扭等技巧总之,无论如何都应该让两个元素同时发生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到敌人的力量大小?即使敌人力量再大,只要它尚未作用于你身上,你就不需要害怕它,因为你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接受那股力量;二是在何种情况下认识到敌人的速度快慢?如果你的防御节奏被打乱,他们就会利用混水摸鱼的情况进行攻击。我如果能随着他们行动而灵活变化,那么无论他们多么快速,都无法避免我的防御;三是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做好“急则急应,缓则缓随”?虽然看似这取决于个人身体素质,但实际上更依赖于技术水平和技巧高低。而解决这一问题所需的是善良直劲,无论手足部位,在任何时候都能迅速释放出巨大的能源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大师级别太极拳家;四怎么样才能学会承受并转换他人的攻击呢?承受并转换他人威胁并不仅仅靠臂膀上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身法上的训练。你必须通过尝试各种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手法,以至周身每个角落都能接受这些挑战,每处都能顺畅地消解它们,从而达到真正掌控自如的地步。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手推比赛,更是一场全面检验自身武艺与韧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