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札马鲁丁,中国元初西域天文学家,别称札马剌丁。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在元世祖忽必烈尚未登位时,他曾被招请回国为忽必烈服务。此外,还有英国学者李约瑟等人的研究表明,札马鲁丁是波斯马拉盖城的天文学家,由当时统治波斯等地区的旭烈兀汗派遣到忽必烈处。

在至元四年(1267),札马鲁丁献上了他编制的《万年历》,这是一种以回历为基础的历法。该历法每年编印数千本,被分发给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而同一年,他还负责制造了七件阿拉伯天文仪器,这些仪器包括咱秃哈剌吉、咱秃朔八台、鲁哈麻亦渺凹只、鲁哈麻亦木思塔余、苦来亦撒麻、一种地球仪以及一种星盘。

至元八年,元政府在上都建成了回回司天台,并由扎玛卢丁担任“提点”(相当于台长)。该机构由西域天文学家使用阿拉伯仪器进行观测,每年编印回历供政府颁发。此外,该机构还藏有许多西域文字的天文和数学书籍,其中包括托勒玫的《天文学大成》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因此,上都回回司天台曾是一个研究阿拉伯天文学的地方,对中国古代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郭守敬制作简易望远镜时,将一刻分成三十六等分,这正是阿拉伯数字中360°分划制的一种体现。总之,扎玛卢丁不仅对中国古代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他的工作也促进了东方与西方文化之间流动性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