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曾复,清华大学1937年学士毕业之余,他的职业生涯在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学院展开,一路高升至生理学教授。他对京剧的热爱自幼便已种下,如同一棵深根的树木,在他的人生旅途中不断绽放。1938年,他开始师从王荣山,并向王凤卿、贯大元等人请教,学习戏曲多样,文武双全。他的演出包括《空城计》、《洪羊洞》、《战太平》、《定军山》、《琼林宴》、《取成都》、《华容道》、《宝莲灯》等众多经典剧目。
刘曾复不仅是个有见识且专注于研究京剧艺术的大师,他对杨小楼、王凤卿、余叔岩、言菊朋、贯大元、孟小冬、杨宝森等艺人的作品均有深入分析,并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评论。他在京剧脸谱方面也有着非凡的造诣,与钱金福、钱宝森、高喜瑞以及王福山共同探讨,这些名家对于他而言都是值得尊敬的导师。他的脸谱作品数量繁多,其中一些珍贵作品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研院北京市研究所及天津戏剧博物馆收藏,而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新加坡东方博物馆和德国汉堡人类文化博物馆也对其持有兴趣。
刘曾复还著书立说,其著作《京剧脸谱图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为京剧史上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是收藏家的梦寐以求。此外,他还是一位慷慨的人物,对于那些渴望了解与学习京剧知识的人们总是一丝不苟地传授经验,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艺人,都能得到他的悉心指导。
尽管时光匆匆,将近九十岁高龄时期,刘曾复仍然保持着浓厚的情感和旺盛的情趣。他继续通过报刊撰写有关京剧的话题,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史料。在他看来,每一个关于京戏的小事儿,都蕴含着无限的心灵情感和历史意义,是这份龌龊事中最为璀璨夺目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