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六修:武则天时代的复杂人生

拓跋六修,拓跋猗卢的长子,以其年轻时期的凶恶和叛逆闻名。永嘉五年(311年),他被派往新兴,以军事援助晋朝并州刺史刘琨。在那段时间里,他与邢延发生了矛盾,邢延最终带领部下袭击拓跋六修,并将新兴献给汉赵。

然而,随着汉赵皇帝刘聪对晋阳的攻击,刘琨向拓跋猗卢求救。拓跋猗卢派遣拓跋六修、拓普根、卫雄、范班和姬澹等人作为前锋部队,与二十万大军作为后援部队,一起攻打晋阳。他们成功地迫使刘粲逃跑,并斩杀了许多敌将。

在建兴元年(313年),王浚请求帮助讨伐段疾陆眷,但结果被打败。此后,拓跋猗卢在盛乐筑城,将旧平城作为南都,并让拓跋六修镇守新平城。

不幸的是,在建兴四年的某个时候,当时正值偏爱小儿子比延之际,被废黜的母亲再次成为受害者。当时,比延得到了一匹日行五百里的良种骏马,这激怒了原本已经愤怒的心中的征服欲望。因此,他发动了一场针对父亲和弟弟之间权力斗争,最终导致父亲死亡及自己的悲剧结局。在此之后,由于家族内部纷争而导致毁灭性的冲突,使得他的历史形象变得更加阴暗且复杂。

魏收《魏书》评价说:“穆帝长子六修,少而凶悖。”这表明他的早期行为与成熟后的领导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而他的一生也反映出当时鲜卑族内部权力斗争以及外界政治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