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字通古,出生于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其早年生活和事业轨迹如同一幅错综复杂的历史画卷。李斯在仕途初期担任郡小吏,但他并未满足于平庸,他渴望更高的目标,因此前往荀子那儿学习帝王之术,以此为基础打下坚实的人才底蕴。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斯逐渐崭露头角,被吕不韦看中成为郎官。他的才能和智谋很快就被秦王政发现,并被委以重任。他提出的“灭诸侯”计划深得秦王心意,在关东六国之间进行游说,不仅离间了君臣关系,还促使了秦国统一天下的伟大成就。在这过程中,他先后担任长史、廷尉等职务,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李斯的野心与他的所作所为并不完全是为了国家利益,而更多地是为了个人政治抱负。他参与制定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政策,如拆除城墙、销毁民间武器、焚书坑儒等,这些措施虽然巩固了秦朝的统治,却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弹。

最终,当赵高掌握大权时,李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将扶苏推翻,让胡亥登基。但这种背后的阴谋活动也导致了他的覆灭。在秦二世二年的某个日子里,当公众视线最多的时候,身处风雨中的李斯遭到了腰斩,并且连累三族被夷绝。这场悲剧性的结局,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永恒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