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薪水和退休津贴名义,巧妙地将海关价值高达40万英镑的银子汇回英国,其亲属则额外提取了约10万英镑。据另一种估计,赫德及其家人共赚取了接近75万英镑,这等于500万两白银。有人为其辩护,认为赫德对清政府收到的税款贡献巨大,这也有一定的道理。
《同舟共进》2016年04期 封面图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6年04期,作者:胡新民,原题:晚清海关的特色
近年来,不少媒体都发表过关于“英国人赫德主持的海关是晚清唯一清廉的衙门”的文章,但历史事实并非如此。
罗伯特·赫德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一职上任了近半个世纪。他曾坦言,当时的中国海关是一种特殊机构,它既隶属于中国政府,又由来自主要贸易国家的人员控制。在西方列强长达107年的控制中,有前100年是由英国人担任总税务司。赫德是第二任,从1861年到1908年,他实际管理着中国海关将近半个世纪。在他掌管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引入西方管理制度、促进工业发展和科技传播等,为我国新兴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这段时间内,也出现了一些令人质疑的情况,比如他的“密报考核”制度,每逢年度末,便要求各级官员向上级提交个人评价报告,以决定升迁或调动。这一制度虽然看似能保证官员廉洁,但也被批评为一种压力大的告密文化,让很多官员生活在恐惧之中。
尽管这些举措似乎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体现了现代化管理理念,但最终导致的是一个缺乏监督与透明度的问题。当时,由于各地自行其是,加之征税难以按时完成,最终造成违约情况,再加上外国人的参与,使得这种独立王国形态下的海关成为后来的腐败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