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曾在四方征伐中取得战果丰硕,甚至称霸于中原。魏击,是晋国魏氏大宗的继承人,也就是魏文侯的嫡长子。他家世为晋国六卿之一,其先辈们在残酷的卿族斗争中深刻体会到继承人的重要性。因此,魏文侯希望子孙能够有能力继承自己的伟业。

从小,魏击就被安排与田子方的儒家名流学习,与他一起接受教育是如何理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在父亲精心教导和栽培下,年轻的魏击逐渐成长为一位知书达礼且颇具才干的人物。他很快成为了父亲争衡天下的得力助手。

前412年(魏文侯34年),尽管只二十余岁,但已经受命率军攻打繁、庞二地,将当地百姓迁入到他的国家境内。这是史料所记载中的他最早一次出征记录。此后,他继续随父参与政事,并在外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前408年,在准备对付中山国时,乐羊被推荐并迅速启用成为元帅,这无疑让人怀疑其忠诚度和可靠性。于是决定派儿子魏击随军出征,这不仅考验了他的勇气,还证明了他作为未来领导者的潜质。

这次远征耗时两年,最终于前407年攻占了中山国全境,并建立起新的根据地。在此基础上,又获得周威烈王册封,让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从而确立了他们的地位。此时,被封为“武”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所展现出的英勇与力量,使得“武”这个称号适合形容他的形象和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