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安帝的朝代里,邓太后临时摄政,她的统治下,外戚们掌控了几乎所有的权力。杜根,这位来自颍川的人物,在当时担任郎中职务,他以其公正诚实著称,同时也因其好辩论而闻名。在那个时代,杜根坚信安帝已经成熟到可以亲自处理国家大事,而邓太后则应该交出她的权杖。他并非独自一人,有许多同僚一同支持他,他们共同撰写了一份上书给朝廷,恳请邓太后将权力归还给皇帝。然而,当这些言辞传达到了邓太后的耳畔,她不仅愤怒至极,还命令手下的仆人将杜根捕捉起来,将他装进一个袋子之中,并且在宫殿内不断地用棍子猛击,不断地痛打致死。
尽管那些执行法律的人清楚地了解杜根牺牲自己的原因——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但他们私底下却被告知在行刑的时候要轻柔一些。事后,杜根被抛弃于城外,无人照顾,他慢慢苏醒过来。当时,一名由邓太后派遣过来的官员前来确认杜根是否真的死亡,但幸运的是,杜跟遂没有放弃希望,他决定装作已经死亡三天才行。他紧闭双眼,用尽全身力气模仿死状,最终成功逃脱了这场生与死之间的博弈。这段令人叹息又充满勇气的事迹,让人们深刻理解了为国为民所承受的一切苦难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