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是一位杰出的近代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古文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在翻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对桐城派古文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批评,对于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林纾的思想变化是多面的。在戊戌维新时期,他积极主张改革,如《闽中新乐府》中的诗句“今日国仇似海深,复仇须鼓儿童心”,体现了他当时的进步思想。然而,在辛亥革命后,他的思想转向保守,与清朝光绪帝保持忠诚,并批评五四运动中的新文化动态。

林纾对于学术主张上,也是一位多面手。他崇尚程、朱理学,但同时也揭露宋儒虚伪性。他的古文论以桐城派为核心,但他也提出了对桐城派种种弊病的批评,并倡导学习左、庄、班、马等人的风格,以求变化与创新。

林纾的作品主要包括《畏庐诗存》、《讽喻新乐府》、《巾帼阳秋》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古文创作上的卓越才能。此外,他还进行了一系列西洋小说的翻译工作,如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德》,这些作品开阔了中国读者的视野,为推广西方文化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