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定:一介农夫,出身军旅,无识字之才。至正年间,他应募为民兵,与蔡公安并肩作战,因功被任命为黄土砦巡检。后来,他升任清流县尹,并在对抗邓克明的战斗中显示了英勇无畏的一面。
至正十八年,陈友定以奇兵偷袭红巾军营,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他被授予汀州路总管的职位,并率领部队抵御红巾军。在与邓克明的交锋中,他不仅击败了敌人,还俘虏了邓益,以此功绩被提升为福建行省参政。
随着天完元帅陈友谅的崛起,陈友定继续发挥作用。他拒绝投降,并组织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加强了崆峡岭关寨及南北寨的防守。当邓克明再次攻打时,陈友定带领救援队伍赶到,将敌人的橄榄山寨和水南寨夺回,使得邓克明军溃退。
占据八郡之后,陳友定招揽文人,如郑定的诗词,也曾写些五言小诗,但他的统治方式却越发专横,对违令者严惩不贷。漳州守将罗良指责他的行为,不满足于他独揽大权,而陳友定则杀害罗良以示震慑。
朱元璋建立吴王号称,但仍奉元朝皇帝为尊。而陳友定的势力也未能完全得到朱元璋的认可,最终在杉关失陷后,被迫与其部下分道扬镳。尽管如此,在最后一刻,他仍然坚持己见,不愿屈服于朱元璋,最终遭到处死。
历史评价上,有人认为他是一名忠义凛然的人物,比如张廷玉赞誉他“国破家亡,要杀就杀,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