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定:元末著名将领的故事(?~1368)

在至正年间,汀州府判蔡公安招募民兵讨伐贼寇,陈友定应征前往。蔡公安对他另眼相待,让他负责所招募的民兵,并任命他为黄土砦巡检。因其平息诸山寨之功,陈友定被提升为清流县尹。

至正十八年五月,天完元帅陈友谅派部将康泰、赵琮、邓克明等进攻邵武;同年十一月,邓克明占领汀州并围攻清流。陈友定屯兵于县前的平安寨,在邓克明军立脚未稳时发动奇袭,将红巾军军营击败。随后,他率军追击至宁化。

翌年,陳友谅再次派遣邓克明进攻汀州,但转而攻击延平和将乐等地。在这场战斗中,元朝福建行省授予陈友定为汀州路总管,并率兵抵御红巾军。他勇敢作战,不仅击败了邓克明,还俘虏了他的部将邓益,因此被升任福建行省参政。

同年十一月,当天完皇帝徐寿辉被杀后,由其子李思恭继位,而李思恭很快自立称帝,以国号汉,大义之名。当时的局势混乱不堪,而南方各地不断有起义发生,其中包括张士诚控制浙西和方国珍控制浙东的情况。此外,每年的漕运粮食往大都常常无法到达,而且能送达的大都只有十分之三或四,这极大地削弱了元朝中央政府的实力。

至正二十二年五月,当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并建立官僚体系时,与 陈友定的领土相接壤。而当朱亮祖与胡深一同进攻建宁破下二栅后,他们又合力向浦城松溪推进,最终俘获了张子玉。这使得他们与占据八郡的 陈氏形成直接对峙关系。

至正二十五年,当胡深遭阮德柔包围并最终被擒斩后,这一局面变得更加紧张。不久之后,即至正二十七年,当朱元璋成功平定方国珍之后,他便开始准备讨伐 陈氏。在这场冲突中,一方面是由江西出发直取杉关、另一方面是从海路攻取福州和建宁两地。而同时,也有一位使者前往延平试图劝降 陈氏。但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止这一悲剧性的结局,因为当所有的一切看似不可避免的时候,最终还是以血腥和毁灭告终。在历史上,被誉为“闽有三忠”,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陈氏父子以及柏帖木儿及迭里弥实,他们死守节操,不畏强权,从而留下了一段传奇色彩的人生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