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脱(Toqtoa),字大用,蒙古蔑儿乞部人,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生于显赫贵族家庭。伯父元朝大臣伯颜曾任中书右丞相,独揽国政八年;父马札儿台亦居要职,与伯颜共掌权力。脱脱自幼在伯颜家受教育,由名儒吴直方教授治学。吴直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脱脱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少年时期的脱脱体格健壮、才华横溢,被视为将才。他接受了许多儒家文化,并展现出卓越的书法和画技。在15岁时,他被擢用至内宰司丞兼成制提举司达鲁花赤,不久升任府正司丞。此后他迅速崛起,在妥欢贴睦尔即位后被授予虎将、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等高官。

尽管脱脱是伯颜亲侄,但目睹其骄纵专权,便与生父商议铲除之策。得到了吴直方支持后,他决定采取行动。在取得皇帝支持后,两次准备下手均因准备不足而未能成功。这场家族内部斗争关系到政权易人和政策变化,最终导致了伯颜被罢免,其死也成为元王朝走向崩溃灭亡的转折点。

在上台后的初期,马札儿台因经商敛财而辞职,只留太师一职,而随后马札儿台再次担任中书右丞相。而在这期间,脱退更化推行了一系列新政,这些措施包括废除旧政策、恢复科举制度以及对外扩张等,都有着很大的社会效应,使得当时的人们对他的评价十分高,如“拔去大憝,如剔朽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