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南北朝时期,陈友谅以渔家之子成长为一介书生。他的祖父原本姓谢,但因入赘陈氏而改姓,他的父亲陈普才有五个儿子,陈友谅排行第三。他虽然未能实现成为县里小吏的梦想,但命运却将他推向了更大的舞台。

1355年,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破沔阳,陈友谅乘机起义加入红巾军。在那里,他最初担任簿书掾官,并因为其英勇和能力迅速晋升为元帅。随后,在1357年的九月,他利用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遂的事变,将倪文俊杀死并吞并了他的军队。

1358年,陈友谅攻陷安庆、龙兴、瑞州,并且继续扩张,其势力遍及邵武、吉安等地。同一年,他自称宣慰使,然后又称平章政事。当朱元璋攻取太平后,与他相邻,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建汉称帝之后,当时长江以南,只有他最强大。在采石矶附近的一次战役中,他趁机杀害了徐寿辉,从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但不久之后,他被朱元璋击败,大败于龙湾战役中,被迫逃至江州。

随着战争的连续进行, 陈友谅逐渐失去了支持者,最终在1363年的鄱阳湖之战中与朱元璋对峙。这场战斗是两位领袖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其中朱元璋采用了一系列策略和计谋,最终导致了陳友諒的大败,并在康郎山上结束了他的生命。此后,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内部分裂加剧,使得陳漢王國最終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