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太平天国时期,江南制造总局制造了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这是由英国人亨利·布里格斯设计的。

随后,在同治年间(1851-1861),清政府正式批准修建京汉铁路,随着工程的推进,一系列来自欧洲和美国的现代化工厂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为国产火车头提供了技术支持。

到光绪年间(1875-1908),随着铁路建设的加快,国内外工匠和技师相继到来,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中国开始出现了一些具有较高性能水平的小型蒸汽机车。

在20世纪初,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列宁主义思想对世界各国影响力增强,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提出了“自立自强”的口号,这直接促使了国产火车头技术发展速度加快。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的一系列工业项目,如发动机、电气化铁路等,因此在这一时期内,不仅国产火车头取得了显著提升,还引入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