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梈,字亨父,号德机,是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出生的文学家,他的父亲早逝,由母亲熊氏独自抚养。从小聪颖过目成诵,擅长诗词文艺,以颜延年、谢灵运为师。他在大德十一年(1307)凭借才华驰名于朝廷官吏之间,被御史中丞董士选聘为家庭教师后,不断晋升至左卫教授、翰林院编修官等职位。在任期间,他不畏艰难,巡视偏远地区,为民除冤平衡政声。他的文笔也曾揭露社会不公,如对福建文绣局的苛捐杂税问题,他写下一首诗引发了官方调查,最终取缔了该局。

范梈之母生前对他极尽孝心,但他因公务无法侍奉而多次上书请求辞职未果。在天历二年(1329),他被任命为湖南岭北道廉访司经历,但因母亲病重坚决回家照料,最终在次年10月与母亲同寿终身。他的文学创作以秦汉风格著称,其诗歌多以日常生活和朋友来往应酬为题材,同时也涉及社会现实,如《闽州歌》描写民间疾苦,《社日》反映社会习俗。

其作品如《掘冢歌》、《王氏能远楼》等流传至今,其中《掘冢歌》的第一句“昨日旧冢掘,今朝新冢成”就展示了他对于人生无常、时间飞逝的深刻感悟。而《王氏能远楼》的第二句“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乐观人生的态度。

尽管有学者争议范梈籍贯,但根据权威文献记载,如《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可以确定他是江西清江县人。此外,他与虞集等友人的交往,也证明了他们都是临江府的人。总结来说,范梈是一位才华横溢、品行端正的大文学家,其诗词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