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对京剧情有独钟,随家人迁居美国后,在一九八七年,我在纽约遇见了童芷苓先生,这位杰出的青衣花旦老师,不仅教会了我《尤三姐》、《坐楼杀惜》、《铁弓缘》等经典剧目,还让我领略到了京剧艺术的深邃与精髓。童芷苓先生的指导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我的艺术之心。
后来,我又有幸向薛亚萍、孙毓敏、李开屏、关静兰、王志怡这些师傅学习,从他们那里汲取了不同的演技风格和表演智慧。我还曾经长期受教于名琴师张似云和阎一川先生,他们的指点使我对音乐更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多年的学习与实践中,我也有机会上场演出,一共涉猎过近二十部京剧作品,如《金玉奴》、《白蛇传》、《四郎探母》、《五花洞》等。此外,还包括《大登殿》、《苏武牧羊》、《樊江关》,以及《尤三姐》的不同版本。每一次扮相,每一次唱腔,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门艺术的复杂性与魅力。而且,《春秋配》,《女起解》,《赶三关》,还有《投军别窑》,都成为我个人喜爱并精通的角色之一。此外,还有一些戏份较少但意义重大的小角色,如周仁献嫂、小玉镯,以及赵氏孤儿中的小女主角,也让我学到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悲欢离合还是生死荣辱,我都尝试以最真挚的情感去诠释,以求能够将观众带入那个古老而又充满诗意的地方。这一切,让我的京剧之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勤奋不懈,就一定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