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六修,拓跋猗卢的长子,以其年轻时的凶恶叛逆著称。在永嘉五年,他被派往新兴,以援助晋朝并州刺史刘琨。然而,拓跋六修却因一块碧石而与刘琨部将邢延发生冲突,最终导致邢延反投汉赵。
在随后的永嘉六年,汉赵皇帝刘聪的儿子刘粲攻占了晋阳,并杀害了刘琨的父母。面对此事,拓跋猗卢派遣拓跋六修、拓跋普根及其他几位将领带领数万军队作为前锋,与二十万大军后援部队共同救援刘琨。他们成功击败了汉赵军队,并斩杀了多名高级将领。
建兴元年四月,当王浚计划攻击石勒时,他向拓跋猗卢提供重金,以换取他的支持。拓跋猗卢遂派遣右贤王拓跋六修带兵前往支援,但最终遭到段疾陆眷的失败。
同年的十二月,拓跋猗卢在盛乐筑城,将旧平城作为南都,并命卓越之人——右贤王拓跃初主守新平城,对南方地区进行统治。此举标志着鲜卑族逐渐确立自己的政治实力。
然而,在建兴四年的某个时候,当时期内新的继承者选定后,为了排除异己,一匹能够日行五百里的骏马成了争夺继承权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这匹宝马被赠予小儿子比延,而不给予原来的长子(即左贤王)则引发了一场家族内部的大变动。由于误会和愤怒,这场事件最终以兄弟相残收场,不仅如此,这次悲剧还牵涉到了整个家族的一些成员,最终导致家族内部矛盾激化。
历史评价中,有《魏书》记载:“穆帝长子六修,少而凶悖。”这种评价体现出当时人们对于他早期行为和性格特点的一种看法,同时也表明他未能完全赢得历史上的正面评价。他的人生轨迹以及与父亲之间的冲突,都成为了他历史形象的一部分,使我们对他的故事有更多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