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寀,宋代著名画家,以其生动的自然风格和细腻的画笔技巧闻名。他的作品《竹石锦鸠图》、《山鹧棘雀图》等,被誉为“黄家富贵”风格的典范。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在宫廷中担任重要职位,还曾多次出使各地搜访名画,并对众多作品进行鉴定。

黄居寀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太宗的赏识,他被授予光禄丞一职,并且他的父亲与他都以富丽浓艳的画风而著称。因此,在当时,其他画家的作品都要通过黄氏的地位来评价。

除了在宫廷中的工作,黄居寀还参与了许多壁画创作,其中包括《龙水》、《天台山》和《水石》的壁画。他在成都府期间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宣和画谱》记载了他的332件作品,其中包括《春山图》、《春岸飞花图》和《桃花山鹧图》等。

传世之作,如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竹石锦鸠图》,展示了他对秋天栎树凋零、鸟儿觅食生活场景的细致描绘。这幅卷轴绢本设色,以淡雅空潆的手法勾勒出栎树、竹丛以及几只不同姿态的鸠雀,其质感丰厚,是黄氏风格的一个典型代表。

另一件重要作品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绢本立轴——《山鹧棘雀图》,尺寸达97厘米×53.6厘米。这幅大作展现了作者对观察与描写动物习性有深入研究,以及对自然生态有较深理解。其中,“山麻雀”的特点,即没有黑色斑点并喜欢远离人类聚居区,使这幅画既符合自然规律又蕴含着远离尘嚣生活的情怀。

此外,这些艺术品还显示出了作者工笔匮皴技艺精湛,与顾恺之(346--407)的衣纹表现手法相似,都带有一种朴拙古意。此外,它们也是上承唐朝传统、下开写生先例,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