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寀,一个在宋朝末年活跃的画家,他以其卓越的绘画技艺和对自然界细致观察而闻名。黄居寀不仅继承了他父亲那一脉传下的富丽浓艳风格,而且在宫廷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其他画家的参照标准。在他的作品中,《龙水》、《天台山》和《水石》等壁画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此外,《宣和画谱》记录了他的332幅作品,其中包括《春山图》、《春岸飞花图》以及《桃花山鹧图》,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黄居寀的一生充满了成就与荣誉。他曾被派往成都府,并在圣兴寺创作了一系列壁画,展现出他的才华与艺术追求。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些代表作中,如《竹石锦鸠图》的卷轴版绢本,以及另一幅名为《山鹧棘雀图》的立轴版绢本,都体现出了黄氏独特的风格。这些作品中的每一个笔触都透露出作者对观察对象细节的精准描绘,以及对于动植物生态研究的深入探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用来表现山麻雀面部特征没有黑色斑点,这反映出他对于动物习性了解甚详。同时,这种远离尘嚣、重归于自然的情感,也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他采用工笔匀皴法处理岩石、棘条和竹叶,同时使用朱砂填染蕨类羽状叶片、鸟喙和爪子,以达到朴拙古意并且写实生动的手法。
由于其真迹稀少,在北宋初期尤为珍贵,《山鹧棘雀图》的存在不仅上承唐朝传统,更开启了一种新的写生先例。它曾经是宋徽宗珍藏之物,不仅有收录于《宣和画谱》,还带有徽宗题签“双螭”、“宣和”、“政和”、“睿思东阁”,增强其流传历史可靠性。此外,还有清宫印玺等印章证明了这幅作品经过多个时代流转而来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