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生态价值实现与绿色发展高层论坛的氛围中,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行紧密跟踪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吴义强的一举一动。在一次深入交流的机会下,记者得以窥见吴义强对未来木材工业发展的宏伟构想。面对众多参会嘉宾,他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气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木材的需求持续增加,而我国已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这导致木材资源供应缺口不断拉大。” 吴义强如同解开一个谜团一般,将问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他指出,2021年,我国木材进口高达9651万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超过60%,这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吴义强提出科技创新是关键。他认为,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小径级木材、枝桠材、竹材、农作物秸秆以及芦苇等资源,并攻关高质、高效绿色低碳加工技术。这种方法既能够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是实现绿色循环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还分享了自己和团队在农作物秸秆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的工作。“过去我们将这些材料视为废弃物,现在我们已经开发出了无机人造板全自动连续生产线。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废弃资源,还能创造具有耐久性和防火性能的人造板产品。”

作为湖南省林业的大省,也是木材、竹材、秸秆及芦苇等生物质材料生产的大省之一,吴义强提出了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新策略。他建议,加快推进解决一大批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同时打造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并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如先进功能材料和生物能源,以此促进广大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最令人振奋的是,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木料在储能管理、新型催化剂开发以及传感器响应领域中的巨大潜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用科技创新赋予这些自然原料更高端应用,让它们成为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他的话语,可以看出吴义强院士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个拥有远见卓识的人类工匠,他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去改变世界,用科技带来新的可能,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