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字华阳真逸(又称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是唐代的一位杰出诗人、画家和鉴赏家。他生于约727年,在苏州海盐恒山(今浙江海宁境内)汉族家庭。尽管他的官职并不显赫,但他以其才华横溢的诗歌赢得了盛誉。
【生平简介】
顾况在757年通过进士考试,展现出了他非凡的文学才能。在781至786年的期间,他曾担任润州刺史韩滉的幕府判官,并在贞元二年被推荐为朝廷中的著作佐郎。但是,由于他傲慢而不屈地批评朝政,他很快就在贬谪中结束了这段光辉时期。据说,他对权贵们过度的讽刺导致了自己的下台。在贬途中,顾况与另一位著名诗人韦应物有过一段美好的交往。
在后来的岁月里,顾況定居於茅山,並且继续创作。他留下的作品包括《仙游记》,其中详细描述了一次飞云江上游的情景,其中包括李庭寻上山砍树却迷失方向,以及遇见祭水的地方,这个地方充满了农田、泉水、竹林和果实。此外,他还有一篇名为《瘗鹤铭》的文章,这是一个关于安葬一只死鹤的小故事,其时间通常被认为是在725至814年之间。不过,由于其他文本记录显示,顾況可能是在806年之前去世,因此这个时间范围可能需要重新考虑。
总之,无论是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还是政治上的批评者,顾況都留下了一笔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参考和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