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文本:唐朝宰相,祖父岑善方曾仕西梁,官至吏部尚书。父亲岑之象在隋末时期任邯郸县令,却遭人诬陷。十四岁时,岑文本为父辩冤,并以辞情激昂恳切著称,其父冤狱得以昭雪,从此名声大噪。大业十四年(618年),萧铣称帝聘用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他负责起草重要文告。武德四年(621年),唐军包围荆州,劝说萧铣投降。河间郡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将士们欲大肆抢掠,但岑文本劝阻:“自隋朝无道以来,我们苦难重生,现在希望投靠好的君主,如江陵城民皆愿意归顺。”李孝恭同意禁止抢掠,使江陵井然有序。

贞观元年(627年),他被提拔为秘书郎,并撰写《藉田颂》、《三元颂》,才华横溢。在颜师古被免职后,他担任中书侍郎掌管机密文件。公元637年,他参与撰写的《周书》完成,被封为江陵县子,该史志多出自其手。

贞观十一年,他上疏论述“居安思危,以定世;始终有之,以隆基”,强调了国泰民安与国破民穷之间的差异。他认为百姓如树苗,一旦培养良好环境便能繁荣,但如果突然征发徭役,则会凋敛。此言深得太宗青睐,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

当晋王李治成为皇太子,而许多名士兼任东宫官职时,太宗也想让他兼职。但他婉拒,不愿受东宫恩惠,只是每五日去一次东宫,以宾友礼待之。他在位高权重而忧虑,便于贞观十八年被任命为中书令。当升官喜庆来临,他却面带忧色,对亲朋好友说:“非勋非旧过度承受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在担负国家重任、赏赐丰饶期间,他将财物管理交给弟弟岑文昭,让自己无所介怀。而他的弟弟却多交结轻薄之徒,这引起了太宗的不满。不过,由于他对母亲专一和爱心深厚,最终没有调离京城,而是严加诫约以防过失。

最后,在唐太宗伐辽东行动中的谋划委托下,因病卒于幽州,享壽51岁,被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号宪陪葬昭陵。